一個組織部長,,任人唯“錢”,,大肆賣官,甚至被老板用金錢操控,,使組織部成了“官帽超市”,,廉恥在何處?
一個領(lǐng)導干部,,貌似兢兢業(yè)業(yè),、廉潔奉公,實則目無法紀,、貪得無厭,,十八大以后依然頂風違紀、不知收斂,,心里哪還有黨紀國法,?
李云忠注定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!
經(jīng)云南省紀委調(diào)查,,他在擔任云南省委組織部干部四處處長,,曲靖市委常委、市委組織部長和市委副書記期間,,利用職權(quán)和職務上的影響,,嚴重違紀違法。其在曲靖任職期間,,日均受賄達1.7萬余元,,單筆受賄最多達600萬元,受賄總額高達4000余萬元,。
2014年9月30日,,云南省紀委宣布,,李云忠嚴重違紀,其涉嫌犯罪的問題已被移送司法機關(guān)依法處理,。隨后,,李云忠被開除黨籍和公職。
1.人前的李云忠一本正經(jīng),,連朋友送條煙都堅決不收,,人嘆其廉潔;人后的他被老板們尊稱為“三哥”,,頤指氣使,、無法無天,變著花樣弄權(quán)斂財,,人驚其無恥,。案發(fā)后,李云忠懺悔說:“我的所作所為,,已經(jīng)看不到半點黨性,,這是我最大的缺失�,!�
在被查辦之前,,李云忠有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,。
在一種人生中,,他是一名副廳級領(lǐng)導干部,為人謙虛,,待人溫和,,是下屬和同事眼中“工作嚴謹、廉潔自律”的典范,。
一次他和朋友吃飯,,得知他喜歡抽煙,朋友便拿了條煙送他,,他連聲推辭,,堅決不要。在場的人都感嘆他清廉,,連條煙都不收,。
特別是聽說他這個級別的干部,居然沒錢買房,,大家對他更是佩服,。認為他甘于清貧,是難得的好干部,。曲靖市的幾次民主測評,,李云忠得票都很高,。
然而,就是這位一本正經(jīng)的“好干部”,,在另一種人生中,,卻是頤指氣使、不可一世,,是老板們眾星捧月的“三哥”(因其在家中排行老三,,老板們都極盡逢迎地稱他為“三哥”)。
“三哥”喜歡抽煙,,老板們便一箱一箱地往他家送各種高檔煙,;“三哥”愛打牌,一打就是一個通宵,,只要“三哥”高興,,老板們再忙也奉陪到底;“三哥”缺錢花,,老板們更是二話不說,,想方設(shè)法孝敬他,最大的一筆達600萬,!
這兩種人生,,格格不入,李云忠卻“切換”自如,,左右逢源,。究其原因,在于其思想蛻化,,早已喪失了黨性,、沒有了廉恥,因而已經(jīng)習慣人前一套,、人后一套,。表面“廉潔奉公”的面具,正是他大肆斂財,、腐敗墮落的“保護色”,。而一旦和老板們相處,他覺得一切盡在掌握,,不免放浪形骸,、原形畢露。
“我的所作所為,,已經(jīng)看不到半點黨性,,這是我最大的缺失。”案發(fā)后,,李云忠懺悔說,,貪婪之心,于他而言,,不是簡單的見財起意,,不是“觸景生情”,更不是一時糊涂,,而是有很深的思想根源,,靈魂深處不干凈。
李云忠不是沒有艱苦奮斗的經(jīng)歷,。他靠著好學,、勤奮和組織的培養(yǎng),從昆明市盤龍區(qū)的一名警察,,一步步成為省委組織部的干部,、處長,曲靖市委組織部長,,直至曲靖市委副書記,。
在省委組織部期間,他就以“筆桿子”著稱,。后來,,職務逐步提升,當上了處長,,爬格子的時間少了,,和老板們觥籌交錯的時候多了,“眼界”頓時一開,。兩相對比,,頓覺之前寫材料太枯燥,,簡直是浪費生命,。
“看到別人有錢、別人發(fā)財,,自覺不自覺地會盲目攀比,,為什么他能我不能?”“眼界”打開的李云忠,,常常如此自問,,內(nèi)心煎熬不已。
尤其是當他看到一些學歷,、資歷,、能力不如自己的人,物質(zhì)條件都比自己好,心理更是無法平衡,,怨氣,、失落感油然而生,嫉妒,、欲望不斷累積,,久而久之便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,一心想著找路子發(fā)財,。
在省委組織部工作期間,,李云忠就以買房手頭緊為由,向搞工程的老板“朋友”楊某“借款”70萬元,,此后卻絕口不提還錢之事,。等了一段時間,發(fā)現(xiàn)平安無事,,他大受“鼓舞”,,膽氣日足。
2008年,,將近50歲的他擔任曲靖市委組織部長后,,迎來了“大展身手”的舞臺。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“委托”,、“招呼”,,只要是有利可圖,他都“樂善好施”,,變著花樣弄權(quán)斂財,。
2.李云忠在曲靖任職期間曾說,他作為組織部長,,雖然決定不了由誰擔任縣委書記,、縣長,但向書記推薦人選的建議權(quán)還是大的,,一般縣領(lǐng)導班子成員他還是有“決定權(quán)”的,。他視公器為商品,任人唯“錢”,,嚴重敗壞了曲靖政治生態(tài)
選人用人是大事,,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,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,,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,。身為組織部長,李云忠本應唯才是舉,、任人唯賢,�,?伤麉s視公器為商品,任人唯“錢”,,表面上句句不離“選人用人制度規(guī)定”,,背地里卻“論價封官、以價議崗”,,干著賣官的勾當,。
富源縣煤礦商人郭某就瞄準了李云忠貪得無厭、敢于收錢的“軟肋”,,為謀取該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職位,,向李云忠送上150萬元。李云忠欣然笑納,,隨后利用職權(quán)和職務上的影響,,讓郭某順利當上了富源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。
富源縣后所鎮(zhèn)雞蛋山煤礦法人龍某如法炮制,,為其哥哥,、時任富源縣老廠鎮(zhèn)鎮(zhèn)長龍某職務升遷積極活動,向李云忠送去60萬元,,李云忠收下后,,利用職權(quán)將龍某提拔為富源縣副縣長。
……
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,,為害最烈,、遺禍最深。李云忠的嚴重違紀行為,,導致“不跑不送,,原地不動;又跑又送,,提拔重用”官場“潛規(guī)則”盛行,。一些心術(shù)不正、動機不純的人趁機以金錢“開道”,,視“當官”為交易,,費盡心機投機鉆營,熱衷于拉關(guān)系,、架“天線”,,明目張膽跑官要官,,嚴重敗壞了曲靖的政治生態(tài),,影響極為惡劣。
據(jù)云南省紀委查實,,在曲靖任職期間,,僅在為他人謀求職務升遷方面,李云忠就先后收受10余人賄賂,金額高達1600余萬元,。
拿人錢財?shù)睦钤浦�,,把嚴肅的組織人事工作視同兒戲,毫無戒懼之心,。有一次,,有位“買官者”在向他行賄后,對他安排的崗位不滿意,,居然在市委召開常委會議前公然向其叫囂并“攤牌”,,害怕“東窗事發(fā)”的李云忠不得不“上下其手”,在常委會上極力建議市委主要領(lǐng)導撤銷了該議題,。
“我感覺自己不是廉政意識,、紀律意識淡化的問題,而是根本沒有的問題,。也許在我眼里,,廉政是警示別人的,紀律是約束別人的,,所以我從未把廉潔自律,、作風建設(shè)、遵紀守法這些東西放在心上,�,!崩钤浦以趹曰跁姓f。
3.因為先后10余次收受了徐某1370多萬元賄賂,,李云忠在徐某面前毫無尊嚴,。徐某多次要求李云忠提拔其“推薦”的干部,李云忠都有求必應,。徐某成了名副其實的“地下組織部長”
在老板朋友圈子中,,李云忠是風光無限的“三哥”,自覺八面玲瓏,,沒有擺不平的事兒,。然而,在煤礦老板徐某面前,,他的頤指氣使不見蹤影,,取而代之的是唯唯諾諾。
徐某腰纏萬貫,,在曲靖號稱“黑白通吃”,。他看準李云忠愛財,投其所好,,用利益當誘餌,,等李云忠“上鉤”后,,再加以脅迫,使李云忠變成了“牽線木偶”,。
因為先后10余次收受了徐某1370多萬元賄賂,,李云忠在徐某面前毫無尊嚴。徐某多次要求李云忠提拔其“推薦”的干部,,李云忠都有求必應,。徐某成了名副其實的“地下組織部長”。
事實上,,徐,、李二人結(jié)識很早,但真正熟悉起來,,還是李云忠的一次“義薄云天”,。
徐某早年犯罪服刑,其弟找到李云忠,,希望李云忠能幫助徐某“保外就醫(yī)”,。李云忠一番運作后,徐某果然如愿,。其弟為表感謝,,一次性送給李云忠10萬元。李云忠覺得事辦成了,,收點錢是應該的,,于是心安理得地收下。這也是他收受的第一筆賄賂,。
出獄后,,徐某親自向李云忠奉上50萬元表示謝意,李云忠欣然笑納,。二人就此熟絡(luò),,從此打得火熱。有段時間,,李云忠每個月都要上徐某家里“蹭”上二三頓飯,。
李云忠曾經(jīng)分別在2009年11月和2011年12月,兩次收受了徐某送給其的500萬元,、600萬元巨額賄賂,。因為現(xiàn)金太多,李云忠叫來幾個朋友幫忙,,分別用三四個紙箱裝運,,搬不動了就用腳踢、用腳推,。一名幫助其搬運賄金的“朋友”看到現(xiàn)金后目瞪口呆,,驚嘆道:“長到這么大從沒見過這么多的錢,!”
收受徐某賄賂之后,,李云忠被徐某玩弄于股掌之間,,對他的吩咐和“安排”言聽計從。
2008年1月的一天,,徐某得知李云忠要到曲靖市任市委組織部長,,遂約他外出泡腳。泡完腳后,,徐某向李云忠推薦:“瞿某人不錯,,在鄉(xiāng)鎮(zhèn)干過,很能干,,這個人來給你當助手會給你分擔很多工作,,你一定稱心如意�,!崩钤浦也恢每煞�,。后經(jīng)徐某多次施壓,李云忠不得不照辦,,瞿某順利當上了曲靖市委組織部副部長,。
2010年2月的一天,徐某約李云忠到他家吃飯,。席間徐某直接對李云忠說:“老哥,,你的辦公室主任不行,我給你推薦一個,,周某的文字很強,,人也不錯�,!敝�,,李云忠按徐某的“吩咐”,將周某調(diào)任曲靖市委組織部任辦公室主任,。
……
徐某囂張跋扈,,在李云忠升任曲靖市委副書記后,還多次“提議”要給李云忠配備秘書和副秘書長,。李云忠忍無可忍,,拒絕了他的要求。
見李云忠不“聽話”,,徐某直截了當?shù)匾渫诉600萬元賄款,,兩人關(guān)系隨即破裂�,?尚Φ氖�,,得知省紀委調(diào)查李云忠后,,徐某還特地“叮囑”李云忠,稱其和李云忠什么關(guān)系都沒有,,不要把他牽出來,。
4.按理說,李云忠是組織部長,,在工程項目上沒有多少話語權(quán),。但他卻說:“我雖然不直接管工程,但是管著管工程的干部,!”他將“權(quán)力”異化為賺錢工具,,明目張膽插手工程項目。為了發(fā)財,,居然和私企老板簽訂分贓協(xié)議
李云忠身邊老板朋友眾多,,老板們對他十分恭敬,有求必應,。
可李云忠知道,,老板們對他恭敬,只是看中了他手中的權(quán)力,。他表示,,因為我是領(lǐng)導干部,別有用心的人才會圍著我轉(zhuǎn),,投之以利,,索取更大的利益。
明知如此,,他還是心存僥幸,,膽大妄為。老板們給他送錢后,,他在工程建設(shè)項目招投標環(huán)節(jié)為老板們打招呼,,一起發(fā)財。
按道理說,,李云忠是組織部長,,主要分管組織人事工作,不分管工程項目,,在工程項目上沒有多少話語權(quán),。但他卻不那么認為,他常說:“我雖然不直接管工程,,但是管著管工程的干部,!”他利用職務便利,越位亂權(quán),插手工程建設(shè)項目并從中收受賄賂高達2400余萬元,,達到了肆無忌憚,、無法無天的地步。
李云忠為多名私企老板承攬工程,,在曲靖市的8個縣(市,、區(qū))中,就涉及6個,,共計20多個工程項目,。這些工程項目表面上看來手續(xù)完備,、程序合法,、制度完善、監(jiān)督到位,,事實上李云忠通過打招呼或安排下屬與開發(fā)商協(xié)商等方式,,早就將招投標制度架空。
曲靖市某房地產(chǎn)老板周某認為李云忠“神通廣大”,,多次向李云忠行賄共300余萬元,。李云忠拿人錢財、替人辦事,,利用職權(quán)幫其承攬了多個工程,。
有一次,李云忠弄到一個項目,,轉(zhuǎn)給周某,。周某又將該項目轉(zhuǎn)給別人做,一轉(zhuǎn)手就賺了500萬元,,可周某最后只給了李云忠90萬元好處費,。當李云忠從其他老板處得知真相后,大發(fā)雷霆,,大罵周某是在“打發(fā)叫花子”,。
后來,李云忠又搞到一個9000多萬元的水利工程項目,,再次找到周某,。但這次他“吃一塹長一智”,提出要按照五五開的比例分配利潤,,周某堅決不同意,。李云忠又提出要四六開,周某同意后,,李云忠又以周某不可信為由,,要求與其簽訂協(xié)議,明確分紅比例,。一個領(lǐng)導干部,,居然干出了如此荒唐的事,,令人不可思議!
5.為了既“安全”又快捷地斂財,,李云忠絞盡腦汁,,想出了開辦茶室的方法。利用茶室這個平臺,,公然索賄,,肆無忌憚。財迷心竅的他,,黨的十八大以后,,依然不收斂不收手,“進賬”達30筆共500余萬元
李云忠愛財,,愛到癡迷,,愛到發(fā)狂。
辦案人員告訴記者,,在省委組織部工作期間,,李云忠就和搞工程的老板“朋友”楊某熟識,楊某多次給他送錢,,他都欣然接受,。后來,楊某做生意缺錢,,他聽說后“江湖救急”,,把收受來的賄賂借給楊某,可“借”得并不便宜,,一年要48%的利息,!
為了既“安全”又快捷地斂財,李云忠可謂絞盡腦汁,,他左思右想,,反復考慮,最后“發(fā)明”了開辦茶室的方法,。
他投資在昆明開了一個“金蘭茶室”,,為了顯得“有檔次”,又改名為“金蘭會所”,。為掩人耳目,,李云忠并不出面經(jīng)營茶室,只是將其視為撈錢的平臺,。
他以投資“金蘭會所”為由,,公然索賄,向一些熟識的老板索要了1000余萬元,要來的資金并未用于投資“金蘭會所”,,而是購買房產(chǎn)和投資放貸,。
即便如此,李云忠還是不滿足,,他曾以“金蘭會所”經(jīng)營不濟,、無力支付員工工資為由,連續(xù)3個月以同樣的借口向某老板索要45萬元,。
通過“金蘭會所”這個平臺,,李云忠財源滾滾而來,賺得“盆滿缽滿”,。一壺茶賣幾百元甚至上千元,,老板們依然絡(luò)繹不絕;向私企老板打個招呼,,就能收取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賄金,。這樣一個絕佳的斂財“窩點”,,讓他激動不已,。
人心不足蛇吞象。李云忠開始謀劃著在曲靖市也開設(shè)一個類似的茶室,,老板們怕“吃不消”,,紛紛反對,這個計劃最終沒有實施,。但“金蘭會所”的秘密早已不脛而走,,在私企老板和部分領(lǐng)導干部之間流傳,“聲名遠播”,。
開辦茶室,,是李云忠的“得意之筆”。他自認為手法高明,、方式隱蔽,,實則不過是自欺欺人。這個用來斂財?shù)钠脚_,,不僅沒有成就李云忠“當官發(fā)財兩不誤”的迷夢,,反而成了他違紀違法的鐵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,十八大以后,,李云忠依然我行我素,不知收斂,、不愿收手,,在罪惡的泥沼里越陷越深。
據(jù)調(diào)查,中央八項規(guī)定出臺后,,李云忠在中秋,、春節(jié)期間照常收禮,毫無顧忌地通過幫老板“協(xié)調(diào)”工程項目,,從中提成受賄,,“進賬”達30筆共500余萬元。甚至在組織對其進行初核調(diào)查前夕,,李云忠依然不改貪婪本色,,“忙著”在茶室和飯店收錢。利令智昏,,不外如是,!
6.多行不義必自斃。李云忠倒行逆施,,早已天怒人怨,。省紀委組織精干力量對他進行調(diào)查,他聽聞風聲后,,“上躥下跳”,,訂立攻守同盟。辦案人員雷厲風行,,抓實證據(jù),,兩天突破他的防線,28天結(jié)案
李云忠的落馬,,源于群眾的舉報和云南省委巡視組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線索,。
2014年4月,云南省紀委赴曲靖就李云忠的有關(guān)問題進行了初核,,發(fā)現(xiàn)他涉嫌嚴重違紀違法,。2014年8月18日,經(jīng)云南省委同意,,省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,,對李云忠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調(diào)查。
當日,,李云忠正在會澤縣出席會議,,為避免節(jié)外生枝,省紀委辦案人員冒著滂沱大雨,,在公安特警的配合下,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李云忠從入住的賓館帶走。
辦案人員告訴記者,,李云忠得知組織在調(diào)查他后,,多次召集老板統(tǒng)一口徑,、串供、簽訂虛假投資協(xié)議,、訂立攻守同盟,,企圖瞞天過海,對抗調(diào)查,。在2014年6月省紀委找其信訪談話了解有關(guān)情況時,,他還叫屈訴苦,并相繼向省委,、省紀委主要領(lǐng)導寫信“說明問題”,,欲蓋彌彰。
李云忠在曲靖任職時間長達6年多,,“樹大根深”,,事前又作了充分的反調(diào)查準備,要查清他的問題并非易事,。
辦案人員沒有畏難,,對問題線索“庖丁解牛”,,將巡視組移送的多個線索和群眾反映的多個問題進行分解,,確立了“先取小勝、再獲大勝,、快查快移快結(jié)”的辦案思路,。
李云忠到案后,自認為作案方式隱蔽,,并與相關(guān)人員做了充分的反調(diào)查準備,一開始不愿意配合調(diào)查,。
辦案人員不急不躁,,先行對其政策攻心,并靈活運用證據(jù),,兩天就擊潰了他的幻想,。在強有力的證據(jù)面前,李云忠臉色蒼白,、語無倫次,,認真交代了違紀違法問題,并感嘆:“我準備的方向搞反掉了,,想不到你們會得到這些證據(jù),。”
該案的查辦,,從立案到移送司法機關(guān)僅用時28天,。多行不義必自斃,。李云忠必將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沉重代價。(記者 申晚香 李志勇 楊大慶 黃波)
懺悔錄
我的所作所為,,已經(jīng)看不到半點黨性
因為貪婪,,我無所顧忌地收人錢財,還利用“開茶室”為平臺,,以“做工程”為借口,,千方百計斂財,收受賄賂,,拿人好處,,瘋狂程度,無以復加,。六年多的時間里,,收受他人錢財達數(shù)千萬之巨。涉罪之深,,令人發(fā)指,。
當然,不是人人都能走到這一步的,。天上不會掉餡餅,,我是利用了自己的身份、地位,、權(quán)力,,以權(quán)謀私,與他人進行權(quán)錢交易,。我甚至還買官賣官,、公權(quán)私用,因為我是領(lǐng)導干部,,是市委的組織部長,,以后又是副書記,別有用心的人才會圍著我轉(zhuǎn),,投之以利,,索取更大的利益。對我而言,,就是種下了禍根,。我明知為害不淺,事不可為,,卻往往心存僥幸,,膽大妄為,在罪惡的泥沼里越走越遠,,越陷越深,,從心之惶惶,、忐忑不安,到無所顧忌,,坦然相向,。從幾千元、幾萬元,、幾十萬元,,甚至幾百萬元都來者不拒,受之不愧,。
貪婪之心,,于我而言,不是簡單的見財起意,,不是“觸景生情”,,更不是一時糊涂,而是有很深的思想根源,,靈魂深處不干凈,。
一是喪失了黨性。長期以來放松了學習,,放松了自我教育,,放松了世界觀、人生觀,、價值觀的改造,,淡化了理想信念,丟掉了黨的宗旨,,關(guān)鍵時候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,而是一心一意為自己謀利;不是以天下為己任,,而是以私利為己任,,與黨性、黨的理想和奮斗目標以及共產(chǎn)黨員的宗旨背道而馳,。我的所作所為,已經(jīng)看不到半點黨性,,這是我最大的缺失,。
二是喪失了廉政意識。我感覺自己不是廉政意識,、紀律意識淡化的問題,,而是根本沒有的問題。也許在我眼里,,廉政是警示別人的,,紀律是約束別人的,,所以我從未把廉潔自律、作風建設(shè),、遵紀守法這些東西放在心上,,在一些不適當?shù)膱龊虾徒煌幸廊晃倚形宜亍o法無天,,屢屢觸犯“紅線”,、沖破“底線”尚不自知,這就造成了我淪落為囚的必然結(jié)局,。
三是喪失法治意識,。我雖然在年輕時有從警經(jīng)歷,但崗位變動后幾十年不學法,,主觀意識中根本沒有把法律當回事,,往往以身試法尚不自覺,經(jīng)常錯誤地認為自己能鉆法律的空子,,骨子里對法律是大意無視的,,以我這種認識,注定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,。
四是喪失了做人的公德,。喪失公德就是喪失了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,就是私心作怪,,私字當頭,,為滿足個人私欲不擇手段,不惜以身試法,,導致以權(quán)謀私,、中飽私囊�,?吹絼e人有錢,、別人發(fā)財,自覺不自覺地會盲目攀比,,為什么他能我不能,?所謂生意、財富不過是投機取巧而已,。有了這種危險意識就導致眼中“有錢無法”,,這就是私欲膨脹的結(jié)果。眼中有錢,、心中無法,,不惜以身試法,為黨紀國法所不容,。
我對不起父母,,對不起家庭,。我的父母均是工人,我們兄弟三人就是靠父母微薄的工資養(yǎng)大的,。父母的一生是甘于清貧的一生,,是謹言慎行的一生。父親很少出門,,我原以為他不善交際,,后來我才知道是因為我的緣故。有一次他跟我說:“那些人(左鄰右舍),,老來找我麻煩,,叫我讓你給他們辦事�,!本瓦@樣的話,,父親只說過一次。所以,,直到去世,,父親也沒有叫我去辦過一件與我職務相關(guān)的事,哪怕是他本人還是親戚都不例外,。父親去世那幾天,,有朋友來看母親,臨走時給母親留下2萬元錢,,平時感覺很“小氣”的母親,,硬是盯住我,叫我把那錢還掉,,并給她回了話才算了事,。每每想到這些事,心里就會很難過——為什么我沒學到父母親的本事�,�,? (摘自李云忠懺悔書)
【打印此文】【關(guān)閉窗口】 |
Copyright @ 2005-2025 03445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廣州中醫(yī)藥大學惠州醫(yī)院(惠州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) 版權(quán)所有 中文域名:惠州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.公益
東院區(qū)地址:廣東省惠州市大湖溪東江新城東升一路 西院區(qū)地址: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(qū)下角菱湖三路一號
急救電話:0752-2189120,2756120 夜間值班電話:0752-2756933
工信部網(wǎng)站ICP備案號:粵ICP備08014486號-5 技術(shù)支持:新銳網(wǎng)絡(l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