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惠州市婦女聯(lián)合會,、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最美家庭,、文明家庭獲獎名單,我院鄧修絢家庭榮獲“惠州市最美(文明)家庭”稱號。
今年年初,,演員于和偉在一場公益直播中,,朗讀了一封丈夫寫給馳援湖北妻子的信,感動了無數(shù)人,。這封感人肺腑,、催人淚下的信便出自我院婦產科主治醫(yī)師鄧修絢之手。
鄧修絢的家庭,,和大多數(shù)普通家庭一樣,,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,是一個平凡的,、簡單的六口之家,。然而,這個家庭和諧互敬,、積極進取,,詮釋了“最美家庭”的真諦。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醫(yī)護之家,、黨員之家,,聆聽他們的家庭故事。
圖|鄧修絢,、張秀媚家庭
2012年,,大學畢業(yè)后的鄧修絢來到我院婦產科工作,在這里遇見他人生的另一半——骨傷科二區(qū)護士張秀媚,。兩人相識,、相愛到組建小家庭的過程,也是見證彼此成長,、進步的過程,。從一名黨員發(fā)展為黨員夫妻,從見習醫(yī)師,、小護士共同進步為婦產科主治醫(yī)師,、骨傷專科護理師,,成為各自科室的中堅力量,,在崗位中做出自己的貢獻。
剛認識那會兒,,妻子還是個小護士,、共青團員,在鄧修絢的鼓勵下,,2012年張秀媚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,,經(jīng)過黨組織的層層考核,,于2019年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;而鄧修絢作為一名男婦產科醫(yī)生,,剛開始工作時,,一些質疑的眼光和言語,曾讓他彷徨過,、自我懷疑過,。每次張秀媚都會耐心傾聽丈夫的苦惱,溫柔地開解并鼓勵丈夫,,用她的方式默默支持著他的工作,。就這樣,在妻子的支持下,,鄧修絢積累了過硬的醫(yī)療技術,,收獲了一群“病友粉絲”,成為一名同事認可,、患者信任的男婦產科醫(yī)師,。
他們總是互相勉勵:“我們要努力,要用最認真的態(tài)度對待自己的工作,,少說多做,,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的�,!�
如今,,他們已經(jīng)是兩個小男孩的父母。夫妻兩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,,是他們共同進步的基礎,。父母的支持、幫忙,,讓他們在工作中沒有了后顧之憂,,更加努力地從事臨床工作。他們用點點滴滴的真情,,詮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,,贏得周圍人們的贊譽。
今年年初,,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華夏,。身為醫(yī)務工作者,,鄧修絢和妻子張秀媚毫不猶豫地報名申請去抗疫前線,,兩人約定好,不管是誰被抽調去前線,,對方都要支持,,因為他們牢記自己的職責與擔當,也理解并支持著對方的抉擇。
2月15日,,張秀媚接到醫(yī)院通知,,如愿成為惠州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第二批援鄂醫(yī)療隊隊員,隨同廣東醫(yī)療隊到達湖北武漢開展支援工作,。當時疫情正嚴峻,,已有不少醫(yī)務人員受感染,妻子的毅然“逆”行是冒著很大的風險,,鄧修絢內心有擔憂,,有不安。然而他還是遵守兩人的約定,,義無反顧地支持妻子,。他說,因為我們是醫(yī)務人員,,救死扶傷,、抗擊疫情是我們的職責;因為我們是共產黨員,,我們的初心就是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,,能夠挺身而出!
將兩個年幼的孩子交給丈夫,,張秀媚心無旁騖地奔赴武漢江漢方艙醫(yī)院,。丈夫一次次暖心的加油鼓勁,噓寒問暖,,讓她更加堅定抗疫決心,,克服前線面臨的重重困難,在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環(huán)境中迅速成長,。張秀媚在臨時黨支部擔任組織委員,,積極發(fā)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主動要求先進艙,、多進艙,,積極推廣中醫(yī)適宜技術方案,幫助新冠肺炎患者解除緊張,、焦慮情緒,,開展護理工作數(shù)百人次,參與35天的救治工作,,得到患者的高度評價,。同時,積極配合臨時黨支部開展工作,,為武漢疫情防控做出積極的貢獻,,個人被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“崗位學雷鋒標兵”,。
|